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重点项目 >> 正文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http://www.fzcci.com   2022-05-31 10:17:49  来源:福州新闻网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接续追梦三十年,踔厉奋发向未来。三十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发有为干事业,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月19日起,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接续追梦三十年 踔厉奋发向未来”——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系列报道。5月21日播出“30年30事”之《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世纪90年代,在“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福州针对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的状况,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底蕴,为保护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福州古厝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保护城市文脉的制度性安排。

  30多年来,福州深入挖掘三坊七巷、船政、昙石山、寿山石等闽都文化内涵,做好福州古厝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持续推进闽剧、伬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积厚流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沸腾了。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同福州古建筑之间有着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守护情缘。

传承精神血脉

古厝重获新生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林文忠公祠

  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是他出生、求学、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也留下了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珍贵遗迹。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

  其中,在鼓楼区散落着三座最具代表性的林则徐遗迹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 、林则徐故居林文忠公祠。历经悠悠岁月,古厝不可避免地遭受时光侵蚀逐渐失去光彩。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1996年2月6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纪念馆、故居、出生地作为福州市文物局的下属单位,归市文物局统一管理。    

  1997年6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工程竣工并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2003年,林则徐故居第一期修复工程“七十二峰楼”竣工。

  2013年,“林则徐宅与祠”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林则徐故居第二期修缮工程竣工。

以珍爱、尊崇之心

守护三坊七巷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距离林文忠公祠不远的三坊七巷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在这坊巷间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包括著名的沈葆桢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等,其中1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半部中国近代史”。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坊巷北隅的林觉民故居险被拆除,紧要关头,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会上一锤定音——

  “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展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100多天时间就把这里抢修起来了!不久后,三坊七巷里其他历史建筑也陆续被修缮、保护起来。”时隔多年,回忆那次文物“解救行动”,福州文史专家李厚威记忆犹新,并一直感念着习近平总书记,“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林觉民·冰心故居

  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2006年,福州市按照“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如今,三坊七巷已成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也是新时代展示福州活力形象的“城市会客厅”。

呵护历史遗珍

文保成效斐然

  岁月不居,文脉悠悠,古老坊巷承载着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也寄托了榕城百姓的乡愁。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2002年,在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州古厝》一书所作的序中,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这样说——

  “我曾有幸主持过福州这座美丽古城的工作,曾为保护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护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

  践行习近平同志有关古厝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加大古厝保护和修复力度,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得以较好保留至今,目前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700多处,共公布历史建筑1181处。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从2018年6月起,福州先后在各县(市)区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以及近300条传统老街巷,已投入320多亿元用于名城、街区、文物、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在福州还有不少古厝经过保护修复、活化利用而重焕光彩。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永泰绍安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永泰,38个庄寨相继成立,庄寨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创造了福州古厝保护的“永泰经验”。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连江三落厝,是连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

  在连江,始建于唐末的三落厝“保”“用”并举,引入PPP投资合作模式,导入商业开发、融合文创酒店,让古厝成为聚集人气的“深山明珠”。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闽清宏琳厝,有“民间故宫”之称,是我国最大的单栋建筑古民居。

  本着“修旧还旧”原则,宏琳厝在修复过程尽量保证材料不变、工艺不变,能用的旧物件都利用起来,如今已成为人们的打卡热点。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建于1867年的船政轮机厂(轮机车间)

  在马尾,船政总理衙门、轮机车间等百年船政建筑得以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不仅让船政文化这一民族瑰宝“活”起来、“火”起来,也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精神。

用法律之盾

保护文化遗产

  为长效保护好文化遗产,福州还积极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规划体系。

  1995年10月27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福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7年1月23日经福建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1997年2月4日由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这个条例的制订和施行,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也是率先之举。

  随后,福州市不断完善名城保护规章制度,先后公布实施了《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

  2019年7月29日召开的福州古厝保护工作部署会,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古厝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保护政策。

  2021年12月15日,《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决定》获得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2021年12月23日,新修改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为福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凝心聚力赓续奋斗

持续释放古厝活力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如今,一座座福州古厝在得到修复后被活化利用成为弘扬闽都文化的“窗口”,一个个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立碑、挂牌保护,留住了福州城市记忆,一处处历史文化街区以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方式展现着闽都传统文化的血脉与精神,一个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街一策”展示着福州古城风貌……

30年·30事丨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福州记忆

  福州将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闽都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