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活动信息 >> 正文

第一本船政学堂教科书实物将展出

http://www.fzcci.com   2021-10-11 11:49:02  来源:福州新闻网


第一本船政学堂教科书实物将展出

陈悦(左)向船政博物馆捐赠船政学堂教科书《华英译本》。记者 欧阳进权 摄

  9月23日上午,船政专家、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将1886年出版的《华英译本》捐赠给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这是目前已知第一本船政学堂教科书实物,由船政学堂洋教习邓罗编写。这本教科书是在福州印刷的,至今已有135年历史,国庆节前它将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三楼教育展区展出。

  教科书在福州印制

  “对学者而言,译本内容最受关注。对博物馆而言,这本书是一件难得的文物,填补了船政学堂教科书领域的实物空白。”陈悦说,以往对于船政史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船政整个体系,对于船政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船政学堂的课程,我们只知道他们会教授英文、法文以及几何等,但如何学,我们无从知晓。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在众多谜团中找到了一把钥匙,让我们对当年船政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6年前,陈悦在国外拍卖网站上偶然看到该译本,书很快被人买走,2年前他在国内拍卖网站再次见到这本书,立即买下来。当时从拍卖图片只知道这是邓罗编写的,里面内容无从得知,但他直觉这本书与船政有关,收到后发现它果然是船政后学堂教材。

第一本船政学堂教科书实物将展出

《华英译本》生词中英对照部分。记者 欧阳进权 摄

  《华英译本》出版于1886年,由船政后学堂外籍教师邓罗根据自己课程的讲义进行编写并出版。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标注了“皇家船政学堂”字样,证实它的船政“血统”。邓罗在序言中还提到,书的内容原本是船政后学堂课堂讲义,由于教学效果不错,为了让更多中国人有学习英文的途径,决定公开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译本封面、扉页印有“别发印书馆在福州印制”,这意味着近代活跃在香港和上海的著名外文出版商别发印书馆,当时在福州也有分支机构。

第一本船政学堂教科书实物将展出

《华英译本》中文部分。记者 欧阳进权 摄

  书中第一个生词是“孝”

  “按时间推算,当年贾凝禧、林韵珂等人读的就是这本书。”陈悦告诉记者,在建设造船基地的同时,船政大臣沈葆桢非常重视培养船政和海军人才,1866年在福州开设“求是堂艺局”,后来迁到马尾改称船政学堂,这是专门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人才设立的机构。

  学生进入船政学堂后,实施精英教学模式,学堂成立之初就聘用外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学生除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外,还要学习外文和近代科学知识。这本译本相当于英语翻译教材,属中级读本,是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学生教材。

  记者看到,译本只有五十来页,前半部分是中文范文,引述55篇中国传统知识和典故,包括磨杵成针的故事等,后半部分是针对每一课范文生词的中英文对照,教授学生如何把中文翻译为英文。整本书的第一个生词是“孝”字,这也是第一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出的入学试题,说明关于“孝”这一主题在船政教学体系中一以贯之。

  马尾争创更多第一

  一部船政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155年前,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兴海军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马尾成为近代海军摇篮和近代工业发祥地,培养出严复、萨镇冰、詹天佑、邓世昌等近现代名人,他们活跃在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和交通等领域。

  现在船政文化博物馆三楼展出了1874年出版、日意格编撰的《汉法语汇便览》,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汉法词典,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法语。接下来,大家在三楼看到船政后学堂学生黄季良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看到《华英译本》。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院负责人王芳说,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是我国唯一一座展示船政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得益于社会各界对船政文化关注与支持,馆藏日渐丰富,现有馆藏文物914件,其中1867年插床、“通济”舰舵轮、皮带式老车床等3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当前,在保存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过程中,马尾大手笔建设中国船政文化城,让船政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未来,马尾区将牢记嘱托、奋力开拓,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船政旅游,全力打响船政文化品牌,努力争创更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