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产业研究 >> 正文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

http://www.fzcci.com   2012-02-17 10:28:51  来源: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
朱剑修 傅懿瑾
 
一、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州文化创意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培育阶段,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相对薄弱、推进机制不够完善,部门间合作不尽合理
 
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系统性推动工作起步较晚,相当部分人改革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够强,市场观念、效益观念还比较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投入与文化产出的关系,不能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我市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市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备,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和产业分析、评估体系也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市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合理整合和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我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地域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文化创意产业总体集聚度偏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不清晰,产业聚集作用不明显,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集聚度不够,这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明显偏低;文化创意产业在资源整合、优势产业应当发挥的作用以及新兴产业成长速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影响广泛的文化产品的数量不多。另一方面,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步伐虽然不断加快,但同时也暴露出园区业态定位不清晰、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等问题,部分园区在建设中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元素,出现园区配套服务面积过大和业态定位多样化等现象,园区的产业聚集作用尚未凸显出来。由此,现阶段我市大型文化创意园区只有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一个,上市文化公司也仅有网龙公司一家;而大部分着力打造的文化创意品牌还处于投入阶段,创意品牌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效益尚不明显,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能力不足
 
福州是文化资源大市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积淀深厚,闽都文化独具特色,但缺少有福州特色、全国影响的标志性文化产品和产业项目,缺乏系列化产业化开发的思路举措,整合、策划、包装、营销文化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力薄弱,仅有“三坊七巷”等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我市的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未形成规模化开发态势,大多处于未开发的零星状态,有的文化资源还未得到有效保护,如我市目前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点多面广,但缺少“拳头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尚未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四)文化创意消费市场有待培育,文化创意消费意识尚未形成
 
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相对应的,是我市市民的文化创意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文化创意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成熟,文化艺术的消费还没形成一种习惯。文化创意的投入拉动与消费水准不成比例,从经济环境的培育到文化创意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都较为欠缺,文化创意消费意识尚未形成。
 
(五)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市统计部门虽然对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制于文化创意产业统一的指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统计程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致每年度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得产生都比较滞后,无法及时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亟待建立,对我市文创产业的基础情况掌握以及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亟需加强。
 
二、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整合资源,完善提升,推进产业升级,形成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
 
发挥资源优势,初步形成科学发展、健全完善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进一步拓展闽都文化内涵,努力积聚产业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经营,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形成门类丰富、空间布局合理、文化创意企业和园区众多、品牌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的产业格局。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市场格局;扩大文化商品、服务和要素供给,丰富文化市场内容;拓展文化市场平台,活跃文化市场活动,培育文化要素市场;积极培育新兴文化消费产品,鼓励文化消费。增强福州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福州“软实力”,形成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鼓励行业融合和产业调整,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交互升级。组织协调,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间协作与部门协作。鼓励优质文化创意资源向产业优势集中地集聚,通过加速文化产品基于区域合作的科技创新,共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性品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值化,进而走向文化创意的国际舞台;通过统筹推进,明确定位,结合我市不同区域的文化创意资源,培育跨行业的文化创意经济联合体,提升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平台,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走向文化创意经济的共同繁荣;强化交流合作,大力探索先行先试的政策突破。进一步发挥与强化福州对台交流合作的优势,进一步积极探索榕台交流工作中的先行先试,寻求相关政策上的突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上努力挖掘榕台文化主题,在人才上积极吸纳台湾优秀创意人才来榕创业,在资金与管理上积极吸收台湾的资本与经验,逐渐形成榕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进而把福州打造成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二)实施六大工程,打造五大平台,推动产业繁荣发展
 
充分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实施集聚园区建设工程、创意品牌发展工程、龙头企业壮大工程、产业融合示范工程、榕台产业合作工程、人才培养储备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提升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性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
 
六大工程:
 
集聚园区建设工程
 
集聚园区建设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要紧紧依托打造福州大都市区、壮大闽江口发展区的战略布局,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规划布局。要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开发的新模式,集中优势,以项目带动,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形成符合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的产业格局。
 
创意品牌发展工程
 
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战略建设。通过品牌战略,增强创意能力,提高附加值,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特定文化内涵,注重品牌的文化性、审美性、个性化,提升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
 
龙头企业壮大工程
 
充分发挥国企的带头作用,发挥民营企业资本和机制优势,鼓励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激发民营经济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发展活力,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来进一步引领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
 
产业融合示范工程
 
要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引导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在创意农业、创意旅游、创意手工业尤其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时尚创意元素的融合上,精心策划,科学引导,提高传统产业与工艺美术产品的时尚性,提升品牌附加值。
 
榕台产业合作工程
 
利用“五缘”优势,先行先试,重点建设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园,并以此为平台,积极推动榕台两地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民间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以动漫、网络、创意设计、影视制作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台湾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入驻园区,推进榕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对接。通过文化艺术展演、文化产品展销、文化产业推介等方式,扩大对台文化贸易,提升以闽都文化为内涵的福州文化产品在台影响力。
 
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要从政策保障入手,引进人才;从高校培养入手,储备人才;从环境营造入手,留住人才。积极创造吸引和使用国内外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积极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创意人才工作室,由福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资助,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创办文化创意学院,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相关文化专业,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积聚产业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中介服务平台、产品交易平台、投资融资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五大平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繁荣发展。
 
五大平台:
 
中介服务平台
 
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和发展项目推介、版权交易、人才培训、风险投资、法律服务、后勤管理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创意市场,打造并完善创意产业链,将文化创作、文化资源、文化积累产品化,帮助中小企业把创意转化成产品进入市场,逐步做强做大。
 
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沟通、协调、自律与助推作用,构筑市场化的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专业服务网络。
 
产品交易平台
 
依托“5.18”、“版博会”等品牌,拓宽交易渠道和流通网络,融合文化资源、汇聚文化产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繁荣福州文化创意市场产业的市场,文化创意企业和园区提供产品的展示、交易和相关法律服务,打造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终端,丰富和补充文化创意企业和园区的产业培育功能。
 
投资融资平台
 
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战略合作机制,搭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接平台。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资信评估制度,开展版权质押贷款业务,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债权信托(基金)产品。通过由政府部分牵头,吸引金融机构、风投机构、担保机构等进入,建立鼓励产业发展的专项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为重点行业的创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创新基金等手段,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活动。建立创意产品出口扶持基金,鼓励创意产业出口。鼓励和扶持一批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上市融资。
 
技术创新平台
 
通过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解决企业因资金、场地、技术问题而无法开展研发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和技术资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
 
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交易、创业孵化、融资与文化消费市场等资讯数据库,以“一网”(文化创意网)、“三库”(项目库、专家库、中介库)、“三系统”(行业信息统计监测系统、项目信息申报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重点,构建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三)强化保障体系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协调,组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衔接的有效途径,要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对文化发展的税收、金融、土地等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完善区域性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研发创新、人才激励、政府采购、投融资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扩大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福州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有关政策,鼓励我市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为扩大文化出口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有效分散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风险,制定和落实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领域的政策措施,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单位: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