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活动信息 >> 正文

古厝活化利用传播传统文化 上下杭元亨药行变身漆艺馆

http://www.fzcci.com   2020-07-08 09:53:51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古厝活化利用传播传统文化 上下杭元亨药行变身漆艺馆

  元亨药行变身漆艺馆。记者 吴晖 摄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3日晚,一场非遗文化盛宴亮相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有斋·德越漆器艺术馆”,漆艺大师、福州评话非遗传承人、闽剧新秀、传统文化爱好者等相聚一堂,共品非遗之美,重温旧时福州古厝大户人家“唱堂会”的喜庆与热闹。大家纷纷表示:“在福州古厝展示非遗之美,古厝与非遗相得益彰,给人的体验感特别棒!”

  “大有斋·德越漆器艺术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95号,是一座建于清末的古厝,面积800多平方米。其最初的主人叫王开朗,是闽王王审知第三十三世裔孙。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王开朗从闽侯南通马腾村到福州创办了元亨药行。清末民初,元亨药行发展成为当时福州知名的中药材批发商行。

  修缮保护 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

  4日,记者随负责指导古厝修缮工作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成员、古建筑专家陈木霖实地探访了这座古厝。

  古厝共有三进,第一进原为王家经营的名贵药材柜台;第二进为中药材经营部,楼上系药行仓库、办公场所及伙计住处;第三进为中药材仓库,还有翻晒中药材的大阳台及厨房。陈木霖告诉记者:“我们修缮古厝时,听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人介绍,古厝第三进原有两口大铁锅,是用来熬制中药的。”

  陈木霖介绍说,这座古厝第一进原与上杭路97号是相通的,很可能当时都是用作销售、展示药材的。在陈木霖的指点下,记者在第一进处发现了与97号互通的门。据了解,上杭路97号为当时王家的居家之处,现也计划修缮。

  福州古厝集团接手修缮古厝时,这里仍有10余户住户,乱搭建现象严重。在修缮中,拆除了违建,并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信息。陈木霖介绍,第二进甬道上方的遮雨棚因风吹日晒,破损严重,有人建议拆除,但他坚决要求予以保留修缮,他说:“当年这里是药行,药材怕被雨淋,福州多雨,第二进甬道上方的遮雨棚体现了先人的智慧与药行的特点,必须保留,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信息。”

  活化利用 传播闽都漆艺文化

  记者4日看到,古厝门口已挂上了“大有斋·德越漆器艺术馆”的牌匾,为古厝换上新名号的是两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福州人邓颖春和张勇杰,他们均为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尽管收藏的领域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漆艺。

  邓颖春和张勇杰告诉记者:“福州是中国脱胎漆艺之都和现代漆画重要发源地,也是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漆艺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漆艺是福州一张耀眼的历史文化名片,我们希望能为传播、弘扬福州的漆艺文化尽一份力。”他们邀请来了漆艺大师许德越,将这里打造成漆器艺术馆。

  在漆艺展示区,一对通高2.6米的剔犀脱胎大花瓶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许德越历时4年时间完成的。作品以天然生漆、苎麻布、瓦灰为主要原料,经过60多道工序后制成脱胎为底胎,后以如意纹、卷云纹、山纹等为主要纹饰进行设计。据介绍,这对剔犀脱胎大花瓶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脱胎漆器单体花瓶。

  值得一提的是,邓颖春和张勇杰还将常年收藏的部分宋元瓷器等藏品陈列在漆艺馆,供市民免费参观。他们告诉记者:“我们将定期邀请博物馆研究员来这里举办讲座。此外,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的典藏交流中心也设在这里,将定期举办各类古玩、字画鉴赏等活动。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增强人们的文化记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