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改革信息 >> 正文

在改革中启新程 向现代化再迈进——新时代福州社会工作综述

2025-02-14 09:57:53  来源:福州新闻网


在改革中启新程 向现代化再迈进——新时代福州社会工作综述志愿者用热情服务为他人送去温暖。(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社会参与、协调社会利益、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州社会工作最为独特的优势。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实际、弘扬优势,统筹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推动社会工作有效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活力持续激发和增强,党的领导优势有效转化为社会工作效能。

  高质量组建社会工作部,福州社会工作领导体系、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2024年6月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组建市委社会工作部部务会议,并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将原来见之于诸多部门的职能集中到社会工作部来抓,鲜明地把社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市委、市政府顶层谋划、高位推动,主要领导亲自研究推进,有力保障全市社会工作系统迅速组建。2024年6月24日,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挂牌成立,至6月28日,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全面完成组建,全市社会工作领导体系有效建立,推动社会工作向高效统筹协调迈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工作领域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2024年8月28日,市委召开十二届七次会议,把社会工作纳入《中共福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的决定》,为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作出安排。

  开局如引弓,会当尽满弦。市委社会工作部在深入学习领会中,迅速找准职责定位,精准出政策、理机制、搭平台。

  2024年12月5日,重新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2024年12月12日,新调整充实的市委两新工委召开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工委委员单位职责、工委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持续落实,行业协会商会联席会议制度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取得进展,“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的责任愈发清晰,各项改革举措更加集成,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全市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牢记嘱托,循迹奋进,福州社会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有力、更具辨识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围绕社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福建考察,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福州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与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结合起来,福州社会工作全面落实、见行见效。

  ——探索“堡垒工程”新实践,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1990年6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罗源、连江、长乐三县后指出,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991年,市委实施党的“堡垒工程”建设纲要,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把扩大三资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常抓细抓长,在两年内,推动全市162家具有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三资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还出现了外商主动向市委“讨”书记的新气象。

  新兴领域是新时代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2024年11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贯彻落实《福州市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在全市新兴领域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工作方案》《福州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指导手册(试行)》,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明确新的总抓手。

  开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攻坚行动。创新平台组建法、区域组建法,园区、楼宇、总部、平台,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党组织建设协同推进,推动全市“三有”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89.19%、91.14%,党组织进一步嵌入福州经济发展最活跃的脉络。

  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公司管理层、领导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企业负责人、出资人全周期教育引导……一批新理念、新举措被提出来、落实下去,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发挥引领作用。

  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友好场景,成为全市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关心关爱、权益保障成为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全市共提升550个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新心向榕”党建品牌持续深化,惠及劳动者近20万人。一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区域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加入志愿服务队,“流动的群体”变成“治理的活力”。

  ——书写“三个如何”新答卷,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鼓楼区军门社区调研,作出“三个如何”的重要指示。

  “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治理之问,开启了福州基层治理十年新实践,更指引福州找到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丰富答案。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再次为基层治理指明关键。

  基层减负是提高治理效能的必要之举。2024年7月,市委社会工作部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社会工作领域改革的“一号工程”,启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

  2024年11月20日,福州市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2条细化举措正式出台,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调动问题得到有效回应,村(社区)干部“容错纠错”举措首次得到明确,基层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被重点纳入,困扰基层干部多年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考核过频过多、多头考核”等问题得到聚焦。有基层干部表示:“措施实施以来,社区墙上的牌子少了,考核督查少了,服务群众的时间明显多了。”

  基层政权是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直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推进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对综合执法调度、属于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事项的统筹协调权限和考核督办权限,全市社会工作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切实把基层权力给基层,推动基层事情基层办、有人办。

  突出村(社区)联系服务群众职责,精简村(社区)履职事项,清理整合社区工作机制,制定村(社区)证明事项办事指南,将内部机制挂牌精简至5面,减除20项应由职能部门核实查证的证明事项,推动村(社区)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把服务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基层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最大力量。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让基层治理成效更好惠及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福州持续推陈出新。社会化的服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供给,议事协商“五事工作法”、小区民主“五议”制度……丰富的基层智慧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力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在改革中启新程 向现代化再迈进——新时代福州社会工作综述志愿者在水域旁开展志愿服务。(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打造“温暖榕城”新品牌,抓实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20世纪90年代,市委大力倡导“温暖的榕城”学雷锋主题活动,力求让市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榕城的温暖。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深情寄语:“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从“温暖的榕城”到“有福之州”,“造福于民”的理念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为新时代福州深入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指明了目标、划出了路径。

  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做群众工作。福州坚持以“温暖榕城”为共同目标,落细落实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举措,深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着力让社会工作者服务群众有热情、有舞台。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本领优势,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归属感,市委社会工作部精准聚焦政策端发力,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以务实举措提高社会工作者待遇、支持社会工作者成长、助力社会工作者创业就业,并举办首届社会工作者技能竞赛,引导各类人才到城乡基层创业就业。

  着力让志愿服务富有温度、形成风尚。坚持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相结合、党员表率和群众参与相结合、项目推动和服务凝聚相结合,全市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29万人,志愿团体2.9万个,发布活动项目48万个,记录时长8340万小时。2024年,累计开展“3·5”学雷锋、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12·5”国际志愿者日等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场,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共识显著增强。

  面向福州基层社区探索“党建+志愿”“社工+志愿”等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济困解难、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救灾援助、卫生健康、文化惠民等民生领域,“居民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为“志愿服务所为”。

在改革中启新程 向现代化再迈进——新时代福州社会工作综述省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社会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既立足于大局,又服务于大局。福州社会工作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在关键处发力,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2024年3月总投资超3亿元的项目摘牌后,位于中印尼“两国双园”的保航(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面临土地急需清表、缺少进场施工道路、标高落差大等问题,企业负责人拨通了“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红心热线”。接到企业求助后,元洪功能区管委会立即成立服务专班,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当年7月动建。

  把党建工作落脚在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实施“党建强基·领航民企”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分级联系制度和政策通气会议机制,系列务实举措相继出台,进一步畅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福州社会工作有效融入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在榕台融合发展上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位于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集两岸学术研讨、活动交流、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两岸社工共同运营的社区“第一家园”。其所在的桂溪社区台胞公寓,目前已吸引315户540名台胞入住,成为全省最大的台胞聚居公寓。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在两岸社区融合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福州社会工作推动榕台合作交流的缩影。

  福州社会工作注重以情促融,在助力福州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上积极作为。2024年以来,围绕乡建乡创、社区营造、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领域,全市共新增两岸村里结对16对,总结对数达65对。《海峡两岸共通 社区志愿服务规程》的发布,有力推动“两岸一家亲”成为福州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

  ——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在罗源县,偏远地区“空心村”响起“暖心党建”故事。全市社会工作系统积极推广罗源县经验做法,发挥社会工作的职能优势,研究提出并实施敬老爱老、关爱儿童、健康义诊、助力增收、助贫扶困等五大行动,推动社工机构、社会志愿者的全面下沉,有效丰富公共服务供给,让村民在家门口更好地享受医疗、教育、法律、文化等服务。福州社会工作在服务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上迅速展现作为、发挥作用。

  2024年,全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262万元,打造63个“五社联动”项目,营造公共空间94个,服务民政兜底对象10374户,总受益者达19.59万人次。

  改革大潮起,征程万里新。站在新起点,福州社会工作将更加坚定地围绕中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强化奋勇争先的意识,铆足担当作为的干劲,扛起多作贡献的责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营造更加和谐稳定、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