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产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新闻观察1+1|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

http://www.fzcci.com   2024-04-02 10:41:28  来源:福州新闻网


  近20件文物捐给福建革命军事馆

  5日,福建革命军事馆征集布展办公室和省新四军研究会在三坊七巷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联合举办文物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福建革命军事馆共接收1944年林慕曾烈士手稿《论信仰》原件,山东南下干部马洪芳赠送的1949年《入城纪律》《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和1949年山东商专校徽,以及1949年解放东北纪念章、1951年政治协商慰问章、1951年朝鲜祖国和平军功银章和66式军用水壶等近20件文物,展陈价值高。

  省军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革命军事馆将落户铜盘路209号(原省军区福州第一干休所营区)。建设福建革命军事馆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宣扬强军成就、普及国防教育的需要,也是存史资政育人、推进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

  目前,福建革命军事馆已征集到文物7500多件,其中重要文物300多件,并建立专门的文物库用以保存文物。(记者 张铁国 燕晓)

  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

新闻观察1+1|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市民参观捐赠的文物。记者 张铁国 摄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帆布袋,见证了战士们的勇往直前;20世纪50年代苏制雷达箱见证了中国海军装备的更迭和控制海权的决心……5日,在三坊七巷文物捐赠现场,红色文物“讲述”的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和爱国志士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感染了大家。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一起来了解它们背后的红色故事。

新闻观察1+1|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马洪芳(右)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受访者供图)

  两本小册子

  见证解放军的严明纪律

  上海解放时,一张解放军官兵深夜不打扰百姓而露宿街头、在蒙蒙细雨中抱枪和衣而睡的相片,令全世界动容。解放军官兵秋毫无犯,与当时部队制定的《入城纪律》《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有关。定居福州的93岁老人马洪芳就拥有这两本册子。

  马洪芳祖籍山东淄博,在济南长大并就读于山东省立商业专科学校银行系。1948年9月济南解放,当地组建了华东财办南进总队,下辖7个大队。在党的号召下,学校动员全体学员报名参加南进总队。1949年2月21日,18岁的马洪芳报名后,被编入南进总队7大队3中队,除了不参加军事行动,日常管理均按照部队纪律要求。他们从济南乘火车至徐州,然后徒步行军,一路南下。“解放军在前方追赶敌人,我们一边加强学习,一边在后方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工作。”马洪芳说。

  上海解放前的1949年4月1日,华东野战军颁发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为进一步细化与宣传相关纪律,当年5月,华东军区司令部编印了《入城纪律》小册子。

  马洪芳手中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入城纪律》就是当时去上海途中下发的。70多年过去了,小册子的纸张已发黄,虫蛀的痕迹较明显。

  记者打开小册子看到,入城三大公约包括:遵守军管会及人民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各种规定;遵守城市政策,爱护市政建设;保持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入城十项守则包括:无故不得打枪、车马不得在街上乱跑、驻地打扫清洁等。

  《入城纪律》共十二条。其中,第一条规定:“一切机关、部队、公营企业人员、采购人员、民兵、民工凡未持有军管会所发之通行证,或佩戴军管会和特许之证章者,一律禁止出入市区及工厂区。严厉处罚一切破坏秩序、损坏公物及盗窃国家财产的分子。”第二条规定:“一切接收人员与入城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执行人民解放军总部及华东军区所颁布的一切命令法规。严禁无纪律无政府现象。”其他条款则是针对保护工商业、保护外国外交机关、进行政策宣传、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履行奖罚制度等提出的要求。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反复学习这些纪律规定,并遵照执行。”虽然年事已高,但马洪芳的思路清晰、记忆力惊人。她说,行军途中,大家都是借住在当地百姓闲置的空屋、仓储间或棚户区。途经江苏无锡时,服务团成员在一名农户家借住多日。见服务团成员经常帮忙干农活,恰逢端午节,女房东特地包了粽子送给大家吃。但服务团有纪律,大家婉拒了她的好意。女房东虽然急得落泪,但也被服务团成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精神所感动。

  马洪芳行军至上海,1949年底调至福州,后又调往三明工作。虽然工作和住处多次变动,但无论走到哪,她都带着这两本小册子。“我保管得不够好,小册子被虫蛀了。从媒体上得知福建革命军事馆正在征集革命军事文物,我感到小册子具有军事历史意义,就想交给革命军事馆永久保存,既可以让它们得到精心保管,又可以更好地教育后人。”马洪芳说。

新闻观察1+1|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林慕曾手稿《论信仰》及藏手稿的竹筒。记者 张铁国 摄

  一篇文稿

  展现烈士的坚定信仰

  1944年3月写成的《论信仰》文稿,被一位老地下交通员放在竹筒中封存,深藏于墙体中20多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稿?5日,林慕曾烈士的孙子林孔强将这篇手稿捐给福建革命军事馆。

  记者看到,《论信仰》全文共2000多字,用毛笔写在几张发黄的宣纸上,有些字已经难以辨认,所幸林孔强经过精心整理将其抄录下来,但还是有个别字无法识别。

  林孔强说,手稿是爷爷林慕曾的战友翁家竹精心保存下来的,是爷爷写给翁家竹的信件。信中,爷爷结合革命工作阐明了对“信仰”的见解,反映了爷爷生前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林慕曾是名列《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的四位平潭籍英烈之一。1933年,他在福清革命先驱陈金来、何胥陶的引导下,参加了中共龙田支部组织的“瑶山人民自治会”,开展抗租抗捐、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活动。1942年9月起,林慕曾先后担任闽中沿海突击队队长、福(清)长(乐)平(潭)中心县委委员、平潭县委书记。1945年2月,林慕曾牺牲。

  林孔强说,福清江阴地下交通站负责人陈金来牺牲后,1944年1月林慕曾受闽中特委委派,化名高敬礼,隐蔽潜伏在地下交通员翁家竹家中3个月,待命集中,并与陈金来烈士的妻子何梅金等人领导恢复江阴地下交通站工作。

  领导恢复地下交通站工作,为何要写《论信仰》?文稿中记载,翁家竹早年因家境贫寒赴南洋谋生,回国后在福清海口与陈金来结识,并受其影响参加革命工作。陈金来为此给他题字:为将马列济国事,历经风霜仍一路。两人还合影留念。陈金来的牺牲及地下交通站的瘫痪,一度让翁家竹情绪低落,思想上有些动摇。

  对此,林慕曾在文稿中勉励翁家竹,要像陈金来那样,“在你停止生存(命)时,不抛弃自己原来的马列主义信仰,还将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共产主义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斗争”。

  文稿中说:“家竹朋友,目睹着祖国壮丽江山如此破碎,你能大胆站出来,坚定信仰马列主义。那么这个马列主义信仰,在中国,(大家)都在进行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决死斗争。历史将会决定这种斗争的前途——共产主义胜利,法西斯主义归于消灭。”

  此次随《论信仰》捐献的,还有一根拳头般粗细的竹筒,长10多厘米,筒身上用隶书印着“抗战救国”4个字。林孔强说,爷爷牺牲后,这封信被翁家竹封存在竹筒中,在土墙中挖个洞藏于其中。1966年竹筒才被挖出,交给陈金来的儿子陈抗日,后收藏于福清党史馆。2002年,福清东阁小学建设陈金来烈士纪念馆,《论信仰》被移于馆中展出。“我觉得交给福建革命军事馆收藏,更有利于文物的长期保护。”林孔强说。

新闻观察1+1|唤醒红色记忆 文物见证初心林植夫生前保存的老照片。记者 燕晓 摄

  一本老相册

  记录过往的峥嵘岁月

  此次捐赠文物,市民李新屏带来一本外祖父林植夫生前保存的老相册。“这本相册非常珍贵,这些照片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细节。”福建革命军事馆工作人员介绍,相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有些老照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记者打开黑色的相册本,里面是泛黄的黑白照片,多数都是林植夫的照片。其中,有单人照也有合照;有西服照也有戎装像;有1912年拍于上海的,也有1952年摄于福建的。通过相关历史材料和李新屏的回忆,记者拼凑出这名革命前辈的形象及其过往。

  林植夫出生于清末国家艰难之秋,家住衣锦坊酒库巷。记者注意到,相册里有一张林植夫早年留学日本时拍摄的照片,身着西服、打着领带、穿着皮鞋,看起来文质彬彬。李新屏说,林植夫在林觉民的介绍下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他将西服换成戎装。

  相册里还有一张极为珍贵的1927年国民革命军海军陆战队第一混成旅的合影。据介绍,1925年,林植夫协助何公敢组织“独立青年党”。1927年,国民革命军攻占南京后,林植夫加入国民党。1933年,林植夫参与了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1938年,林植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参加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林植夫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其间饱受摧残,始终宁死不屈,还协助狱中秘密党组织坚持斗争。1947年,林植夫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发起创建民盟福建组织,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福建农林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小时候跟外祖父住在一起时,他更像个悠闲的逸士,平时喜欢写小说、散文,今天在捐赠现场,我才了解到外祖父过往的一些细节,原来他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曾为改变国 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贡献了这么多力量。”李新屏说,希望这次文物捐赠能让大家更多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记者 张铁国 燕晓)

  新榕语丝

  管好护好用好革命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今年2月5日,党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5日,近20件革命文物捐赠给福建革命军事馆。这已不是该馆第一次接收捐赠的文物。截至目前,该馆已征集到文物7500多件,其中重要文物300多件。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充分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和保护状况,提升保护利用水平,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品牌;要做好收集、整理、修复、展览、研究等一系列保护管理工作,让红色基因更好地代代相传;要把革命文物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教材,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成为新时代的新时尚;要加强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实施“革命文物+”战略,推动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百年历史激荡,文物见证荣光。革命文物所蕴藏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激励我们风雨无阻、坚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