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 >> 头条图片 >> 正文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

http://www.fzcci.com   2023-08-01 11:33:17  来源:福州新闻网


  “漆漂”聚漆都 器成天下走

  ——看福州漆艺复兴创新之路上的青春力量

  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漆都,这些年越来越“年轻”了。

  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之城到漆艺工业发展重镇,再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高地,在老漆都的发展转型之路上,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汇聚于此,投身漆艺创作,让福州漆艺历久弥新。近日,记者走访多位外来青年漆艺家及漆艺大家,了解福州漆艺的复兴创新之路。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叶聪进行漆艺创作。记者 燕晓 摄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

  走进仓山区国柱文化产业基地,“80后”脱胎漆器传承人叶聪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忙活着。只见他在桌前一层一层地髹饰漆器,用各种色彩、图案、材料来装饰美化手中的艺术品。“漆艺是‘慢’的艺术,很多事急不得,整个创作过程复杂艰辛,需要时间,也需要等待。”虽是半路上道,但叶聪讲起漆来,头头是道。

  叶聪祖籍宁德古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专业,“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来福州做漆。”叶聪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深圳做陶瓷,后被脱胎漆器的“一抹红”所惊艳,便来到被称为“中国漆都”的福州寻根溯源,并留在这里钻研漆艺。

  近些年,在福州,像叶聪这样留下来做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被称为“漆漂”。这些“漆漂”里,除了外地来榕求学的大学生,每年也有慕名专程前来学习漆艺、做漆器的外地年轻人,如圈内久负盛名的东北人朱冰,浪漫多思的“80后”南平人康亨贵,留学归国的“90后”福州漆艺设计师林海涛,以及来自西藏的“00后”唐卡画师俄约……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叶聪的漆艺作品。(受访者供图)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这些“漆漂”缘何偏爱福州?

  在叶聪看来,首先吸引他的是福州与漆艺的“渊源”。“与其说是福州选择了大漆,不如说是大漆选择了福州。”叶聪表示,福州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漆艺制作,漆的干燥需要一定湿度,福州夏季热且闷的天气正好符合大漆制作工艺的环境要求。

  “除了自然环境适宜,历史底蕴也是漆都福州重要的财富。”叶聪的邻居康亨贵补充道。

  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福州被评为“中国脱胎漆艺之都”;2020年,全国唯一漆艺博物馆——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在榕开馆,沈绍安正记、恂记、兰记、李芝卿、高秀泉等大师不同时期创作的近千件(套)经典漆艺作品一一陈列,展示着福州漆艺发展的浩瀚历史……

  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完备的漆艺产业链,越来越多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受到吸引,来榕成为“漆漂”。如今在福州,个人工作室、漆艺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福州做漆的文化氛围越发浓厚。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正在创作中的朱冰。(受访者供图)

  “漆漂”们带来了什么?

  来自四面八方的“漆漂”,有的是科班出身,也有的是半路出家。但不论出身如何,大家都带着热爱来到福州,其中一批“80后”“90后”已然成了福州漆艺届创新的中流砥柱。

  来自东北沈阳的“漆漂”朱冰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朱冰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壁画专业,看似与漆格格不入,但在他眼中,漆与油画的材质相似,而天然的大漆更具东方神韵,他也对此着了迷。

  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头身披青铜纹饰、造型雄壮威武的漆器牛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朱冰告诉记者,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就是牛,中国牛还是中国人坚毅精神的象征,2021年又恰逢牛年,这组名为《牛敢当》的漆艺作品应运而生。

  “这组作品以瓦灰、大漆和夏布为制作材料,采用薄料技艺,在传统脱胎漆器制作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元化的视觉冲击和丰富质感,装饰分为金箔、中国红素髹、古铜薄三款。”朱冰说。

  不同于传统脱胎漆器多以瓶罐为主要创作题材,30多头看上去厚重沉稳实则轻巧精致的夹贮牛显得别具匠心。在市场上推出后,很快便被一抢而光。“他的漆艺创作极具个性,十分符合当下的审美潮流。”朱冰的师傅、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会长陈天灨如此评价。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代的生活,如何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使之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且符合大众口味,则是来自宁德寿宁的“80后”漆艺家胡文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胡文平的手中,漆珠不再只是手串或者项链之类的装饰物,他用700多粒漆珠串联成包,搭配时尚的莫兰迪色,打造成独特的漆包,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由他创作的脱胎把玩件、日用茶盘系列等实用的“工艺品”也颇受好评。

  除了“实用主义者”,在这股创新浪潮中,还有一批“实验者”。“80后”漆艺家张耀鑫跳出朱红色的旧规,大胆创作作品《黑白灰》;林海涛则借助现代化生产方式,将漆艺与软木画结合,产品推出后颇受好评。“漆是一场开放性的实验。”张耀鑫如此总结道。

  一些漆艺从业者认为,从近年来福州漆艺的作品创作层面来看,在这些年轻力量加入后,不论是漆艺的创作主题、形式、技艺,还是作品用途等,都呈现出越发多元化的趋势。他们一方面为漆艺的传承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以“艺术品生活化”等创作方向拓展漆艺市场,让漆艺作品拥有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特别是其中不少年轻人都拥有专业院校的背景,所以他们有全新的设计理念、美学思想,也有大胆创新的动力和勇气。”陈天灨说,青年力量的加入让福州漆艺朝着更好的、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漆漂”缘何偏爱福州?漆艺作品《牛敢当》。(受访者供图)

  老漆都如何续写新传奇?

  上个月,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中首次举办福州金鱼漆艺创新大赛。叶聪的作品《观》巧妙地融合了古代漆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一举夺得大赛器皿组的金奖;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美术老师黄英带来的《优哉游哉》系列作品荣获金奖……这次比赛中,青年漆艺家们的优秀作品成为一抹亮色。

  “这些年轻的漆艺工作者就是漆艺的生命力所在。”陈天灨说,传承发展福州漆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让新生代了解漆艺,进而学习、传承漆艺。

  据了解,近年来,福州市出台《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福州市脱胎漆器技艺保护规定》,鼓励漆艺发展。在全国,八大美院相继开设了漆艺专业,福建省内大部分院校也开设了漆艺专业或选修课,与漆艺相关的比赛和展览也密集增加。

  “这几年,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比几年前的学生基础更扎实。这和他们从小就接受福州漆艺的熏陶分不开,也说明漆艺的复兴是大势所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教授梁芳说。

  学科的开设和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走上漆艺道路的重要因素,但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是否匹配,同样值得思考。

  “过去,福州漆器的国际影响力源于精湛的技艺和庞大的市场。当时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漆艺产品因外销而备受热捧。”福州市漆艺研究会会长汪天亮告诉记者,如今的漆艺发展不仅需要更多人才,也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天灨表示,景德镇的实践可以提供参考。据介绍,景德镇以陶溪川为中心,打造陶瓷文化辐射圈,吸引年轻艺术家群体入驻创作,辐射圈内不仅有创作者,还有消费群体等,这让当地文化产业形成了闭环,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回望福州,陈天灨将目光落在了正在建设中的福州三宝城上。“我也期待以传统工艺美术为核心产业的福州三宝城加速‘崛起’,让漆艺一条街成为福州漆艺的新阵地之一,让福州漆艺产生集聚效应,使人才和市场匹配契合。”陈天灨说。